热带气旋期间澳大利亚驾驶行为研究

当风暴或热带气旋侵袭澳大利亚大陆时,你会选择驾车出行吗?

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一项针对2025年3月6日至9日期间热带气旋“阿尔弗雷德”影响下的驾驶行为研究,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。

来自格里菲斯大学应用心理学学院“MAIC道路安全研究合作项目”的马特·斯坦纳博士及其团队,对319名驾驶员进行了调查。结果显示,在3月6日至9日热带气旋影响期间,有29.47%的人曾在某个时间点驾车出行。

在报告曾驾车的310人中,1.94%的人每天都会开车,6.45%的人每周驾驶三天,7.42%的人每周驾驶两天,另有11.60%的人每周仅驾驶一天。

从周四到周六,也就是气旋“阿尔弗雷德”登陆前后的几天,驾车人数明显下降;然而到了周日,出行人数又出现回升。

斯坦纳博士指出,参与调查者在这四天中驾车出行的原因多种多样。“他们提到了一些必要行程,比如采购食品与安全出行,但也有一些是非必要的外出,例如去健身房锻炼或外出喝咖啡。”

在气旋预计登陆之前,大多数出行是为了采购食物和应急物资,属于风暴前的必要准备。

“周五,由于部分地区停电或出于关心他人,探访亲友的出行比例有所上升。”

“与此同时,周五和周六的商务出行明显减少,这可能反映了那段时间许多商业活动暂停的实际情况。”

其他出行理由还包括休闲娱乐、灾后损失评估,以及前往安全地点避险等。

斯坦纳博士希望这项研究的发现能为公共安全宣传提供依据,支持应急规划工作,并在未来极端天气事件中帮助降低道路风险。

“我们发现,在热带气旋‘阿尔弗雷德’接近、过境和离开后的不同阶段,人们的出行模式和目的发生了显著变化,”他解释道。

“在准备阶段,驾驶行为多是为了完成必要任务,例如采购物资、协助亲友做准备。”

“而在风暴影响最严重的时期,出行往往出于更紧急的原因,比如因洪水或停电而转移,或是援助有紧急需求的人。”

令人注意的是,在风暴过后的混乱期中,人们似乎迅速恢复了“日常节奏”,开始进行一些相对不那么紧要的活动,例如驾车去海滩查看受损情况。

“天气一转好,人们的警惕性似乎就放松了——但这恰恰是非常危险的阶段。洪水、风暴残留的杂物、交通信号灯失灵……许多参与者事后都表示,他们没想到路况会如此危险。”

“我们建议公众:提前做好风暴应对准备,减少非必要出行(包括风暴刚结束时),出发前务必查询交通部门与气象局官网的最新通告。这些做法都能有效提升行车安全。”

“此外,我们也需要更多理解和体谅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处境。”

许多受访者表示,他们当时“迫不及待想出门”,但也承认某些出行确实无法避免。

在压力倍增的灾害时期,更需要我们同心协力,共同维护道路安全,守护我们所在的社区。